ISO45001認證后需要哪些維護?
ISO45001認證后的全面維護指南
ISO45001認證并非終點,而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持續改進的起點。獲得認證后,企業需要建立系統的維護機制,確保體系持續有效運行并符合標準要求。以下是認證后的關鍵維護工作:
一、定期審核與評審機制
1. 監督審核(年審)
認證機構對獲得ISO45001認證的企業進行定期監督審核,通常每年進行一次,旨在驗證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、合規性和有效性。監督審核包括文件審查、現場檢查和與員工的訪談,以評估管理體系在實際操作中的應用情況。
監督審核重點內容:
上次不符合項的整改證據(需提供閉環的5WHY分析報告)
目標達成情況(建議準備趨勢圖對比數據)
變更管理記錄(包括人員、工藝、設備等變更審批文件)
法律法規合規性評價
應急準備與響應能力
2. 內部審核
內部審核應至少每年進行一次,以評估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,識別改進機會,并確保其持續滿足標準要求。企業應制定定期的內部審核計劃,通過收集數據、分析流程和反饋,及時調整和改進。
3. 管理評審
管理評審通常在每季度或每年進行,旨在評估管理體系的整體表現和其對組織目標的貢獻。通過管理評審,企業可以及時發現并解決可能影響職業健康安全的問題,確保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。
管理評審輸入內容:
內部審核結果
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情況
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監測數據
員工反饋與參與情況
法律法規變更情況
二、體系文件與記錄管理
1. 文件動態管理
每季度核查文件適用性,重點維護《受控文件清單》。建立電子檔案三級審批制度,確保文件版本控制有效。
關鍵文件清單:
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手冊
程序文件(如風險控制程序、應急管理程序等)
作業指導書
記錄文件(培訓記錄、事故報告、內部審核報告等)
2. 記錄保存要求
保留至少3年整改證據備查。建議引入區塊鏈存證技術,確保記錄的真實性和不可篡改性。
三、持續改進機制
1. 不符合項處理
當發現不符合項時,企業應:
識別與記錄:詳細記錄不符合項的具體內容
分析原因與影響:進行深入分析,找出根本原因
制定并實施糾正措施:旨在消除不符合項的根本原因
驗證有效性:確保糾正措施的實施是及時、有效的
案例:某化工企業在監督審核中發現氯氣防毒面具存放在已上鎖的柜子里,鑰匙存在離車間500米的辦公室,這違反了應急準備要求。企業隨后建立了應急物資就近存放制度。
2. 績效監測與改進
運用KPI儀表盤監控關鍵指標,如工傷事故率、隱患整改率等。異常波動自動觸發分析流程,建立基于PDCA的整改追蹤系統。
四、變更管理
企業應對人員、管理、工藝、技術、設備、設施等永久性或暫時性的變化進行有計劃的控制,包括:
管理變更:政策法規和標準的變更
新擴改基建項目
新增設備設施、安全設施
新工藝、新材料、新產品
設備用途更改
變更管理程序應包括變更申請、風險評估、審批、實施和效果評估等環節。
五、員工參與與能力建設
1. 分層培訓體系
新員工入職培訓含體系基礎課程
關鍵崗位人員每年至少8小時專項培訓
全員安全意識培訓
2. 參與機制
建立匿名舉報平臺
推行"安全觀察員"輪值制度
將安全績效與晉升體系掛鉤
六、應急準備與響應
1. 應急預案管理
覆蓋火災、機械傷害、觸電等主要風險
定期測試和演練(建議每季度一次)
采用雙盲演練模式(不提前通知時間場景)
2. 應急資源配備
應急物資儲備(根據《應急物資儲備指南2025》標準)
應急隊伍建設與培訓
應急通訊系統維護
2025年新要求:新增網絡安全事故、生物污染等21類場景預案,配置AR應急指揮系統(5分鐘內生成三維逃生方案)
七、再認證流程
證書有效期為3年,到期前3-6個月需申請再認證,否則證書失效。再認證過程與初次認證相似,包括:
1、文件審查
2、現場審核
3、管理評審
4、認證決定
通過以上系統的維護措施,企業可以確保ISO45001認證持續有效,真正實現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的持續改進。
ISO45001認證并非終點,而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持續改進的起點。獲得認證后,企業需要建立系統的維護機制,確保體系持續有效運行并符合標準要求。以下是認證后的關鍵維護工作:
一、定期審核與評審機制
1. 監督審核(年審)
認證機構對獲得ISO45001認證的企業進行定期監督審核,通常每年進行一次,旨在驗證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、合規性和有效性。監督審核包括文件審查、現場檢查和與員工的訪談,以評估管理體系在實際操作中的應用情況。
監督審核重點內容:
上次不符合項的整改證據(需提供閉環的5WHY分析報告)
目標達成情況(建議準備趨勢圖對比數據)
變更管理記錄(包括人員、工藝、設備等變更審批文件)
法律法規合規性評價
應急準備與響應能力
2. 內部審核
內部審核應至少每年進行一次,以評估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,識別改進機會,并確保其持續滿足標準要求。企業應制定定期的內部審核計劃,通過收集數據、分析流程和反饋,及時調整和改進。
3. 管理評審
管理評審通常在每季度或每年進行,旨在評估管理體系的整體表現和其對組織目標的貢獻。通過管理評審,企業可以及時發現并解決可能影響職業健康安全的問題,確保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。
管理評審輸入內容:
內部審核結果
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情況
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監測數據
員工反饋與參與情況
法律法規變更情況
二、體系文件與記錄管理
1. 文件動態管理
每季度核查文件適用性,重點維護《受控文件清單》。建立電子檔案三級審批制度,確保文件版本控制有效。
關鍵文件清單:
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手冊
程序文件(如風險控制程序、應急管理程序等)
作業指導書
記錄文件(培訓記錄、事故報告、內部審核報告等)
2. 記錄保存要求
保留至少3年整改證據備查。建議引入區塊鏈存證技術,確保記錄的真實性和不可篡改性。
三、持續改進機制
1. 不符合項處理
當發現不符合項時,企業應:
識別與記錄:詳細記錄不符合項的具體內容
分析原因與影響:進行深入分析,找出根本原因
制定并實施糾正措施:旨在消除不符合項的根本原因
驗證有效性:確保糾正措施的實施是及時、有效的
案例:某化工企業在監督審核中發現氯氣防毒面具存放在已上鎖的柜子里,鑰匙存在離車間500米的辦公室,這違反了應急準備要求。企業隨后建立了應急物資就近存放制度。
2. 績效監測與改進
運用KPI儀表盤監控關鍵指標,如工傷事故率、隱患整改率等。異常波動自動觸發分析流程,建立基于PDCA的整改追蹤系統。
四、變更管理
企業應對人員、管理、工藝、技術、設備、設施等永久性或暫時性的變化進行有計劃的控制,包括:
管理變更:政策法規和標準的變更
新擴改基建項目
新增設備設施、安全設施
新工藝、新材料、新產品
設備用途更改
變更管理程序應包括變更申請、風險評估、審批、實施和效果評估等環節。
五、員工參與與能力建設
1. 分層培訓體系
新員工入職培訓含體系基礎課程
關鍵崗位人員每年至少8小時專項培訓
全員安全意識培訓
2. 參與機制
建立匿名舉報平臺
推行"安全觀察員"輪值制度
將安全績效與晉升體系掛鉤
六、應急準備與響應
1. 應急預案管理
覆蓋火災、機械傷害、觸電等主要風險
定期測試和演練(建議每季度一次)
采用雙盲演練模式(不提前通知時間場景)
2. 應急資源配備
應急物資儲備(根據《應急物資儲備指南2025》標準)
應急隊伍建設與培訓
應急通訊系統維護
2025年新要求:新增網絡安全事故、生物污染等21類場景預案,配置AR應急指揮系統(5分鐘內生成三維逃生方案)
七、再認證流程
證書有效期為3年,到期前3-6個月需申請再認證,否則證書失效。再認證過程與初次認證相似,包括:
1、文件審查
2、現場審核
3、管理評審
4、認證決定
通過以上系統的維護措施,企業可以確保ISO45001認證持續有效,真正實現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的持續改進。
中認佳研企業管理咨詢(上海)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質量管理體系咨詢的公司。公司薈萃了國際、國內的一批專業研究"中小企業管理模式"的管理團隊及技術專家,專業對上海ISO9001認證,上海14001認證,上海三體系認證,上海18001認證的上海9001質量體系認證中心。








